为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关心关爱,促进健康成长开拓视野、增长见闻,使他们快乐度过成长的每一天。共青团西宁市委、西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青海蓝天朔子义工志愿服务队开展仲夏启梦情暖童心2022年“七彩假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奉献精神。


开展前期入户走访。青海朔子蓝天义工志愿服务队组织青年大学生志愿者42名,志愿者们都来自全国不同高校,各个专业领域,带着他们的青年梦想深入乡村,开启了人生经历的第一篇章。志愿者们分别在西宁市大通县五个支教点开展2022年七彩假期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支教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前期的调查走访,了解孩子们的所需所想,掌握家长的所需所盼,结合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志愿者们按照走访需求设计了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活动于7月18日在大通县阳坡村正式启动。





开展具有特色的支教活动。志愿者们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重点,开设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宣传、安全自护知识培训、课业辅导、心理疏导、文明礼仪和素质拓展等课程,帮助未成年人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健康心态、增长知识阅历,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不断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
志愿者不仅在给孩子们悉心地辅导暑期课业,还一起在操场上挥洒汗水,放肆欢笑,也结合疫情防控现状为孩子们宣传了防治传染病的知识,法学专业的大学生们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宣讲活动,帮助学生们学法、懂法,为了提高孩子们对法的认识,志愿者们利用游戏的方式,开展了一堂青少年自护教育课,深受孩子们的青睐。
课堂上,孩子们求知若渴,志愿者也采取了小组学习和单独指导结合的形式对孩子们进行辅导教学。课堂上他们是师生,课下他们是朋友,在课外的活动中,志愿者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欢歌笑语,他们互相信任也相伴成长,让公益充满了活力,团队还会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家访等形式关注每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更好的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并通过课间与学生谈心等方式温暖了没有父母陪伴的一颗颗童心。




开展团队分享交流活动。期间,团市委与青海蓝天朔子义工志愿服务队共同在大通县举行支教活动交流分享会,活动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展示了各团队的支教生活,支教心得,不仅感受了支教志愿者对工作的那份挚爱,也感受了大学生的淳朴和不怕苦的奉献精神,暑期爱心支教活动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孩子们,志愿者也在支教活动中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力,提高了思想觉悟,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履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会上,团市委兼职副书记卢群林不仅肯定了他们的支教工作,也点评了每个团队的支教亮点并以资鼓励,而且还听取了每个大学生的就业思路,现场针对每个人不同的想法给与了分门别类的指导性意见,交流会现场大家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分享个人经历及所学专业。


开展支教闭幕活动。为期30天的暑期支教志愿服务圆满结束了,5个支教点,为580名孩子丰富了他们的暑期生活。活动闭幕仪式在桦林乡鄂博沟村召开,桦林乡鄂博沟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省三江韵乳液有限公司、青海朔子蓝天义工志愿服务队和村民等150多人参加了本次闭幕仪式。
期间,青海朔子蓝天义工志愿服务队队长侯维虎、团市委兼职副书记卢群林和团市委青年志愿指导中心负责人为支教团队及优秀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对志愿者的辛勤付出给予了成绩的肯定,并为下一届支教团队进行授旗交接,支教老师们为学生们献上自己最真挚的祝愿,学生们为老师献上了鲜花、书信、手工等礼物。
通过“仲夏启梦 情暖童心”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支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暑期生活,更是一种爱心的传承,是道德感、责任感、社会感的一种体现。更是为志愿者们提供了展示学识,增进阅历的一个平台。志愿服务活动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付诸心血的工程,应当积极争取调动更多新兴领域青年主动担负时代责任。
这次活动促进了大学生志愿者对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孩子的了解,提高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也让留守儿童和农村贫困家庭的孩子感受到来自社会和他人的关爱,为家长和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关心关注留守儿童,将基层社会治理与法治建设有机结合,为全面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保驾护航,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西宁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