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西宁共青团欢迎您!
现在时间:2023-12-02 04:18:41
驻村扶贫好书记谢万芳:要与农民群众建立亲人般的感情


谢万芳:要与农民群众建立亲人般的感情


QQ图片20170116170844.png

扶贫攻坚工作以来,团市委深入贯彻落实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会议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双帮”工作要求,以密切联系群众,切实解决实际困难,整合各方力量,助推新村发展,发挥优势资源,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有效渠道,全力推动联点村脱贫致富。

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团市委党组将选派中层干部担任联点村“第一书记”,开展精准扶贫、“三带三推”、“双帮”认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共青团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去“四化”强“三性”的重要手段,要求全体团干部高度重视,切实增强服务意识和能力,将扶贫攻坚作为现阶段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同时,改变以往派人转一转、走过场、节日分发两袋米的粗放扶贫模式,努力找准“靶区”,采取入农户、问实情、讲政策、商对策、送学等方式,带领机关干部深入到联点村结对认亲,走访调研,组织贫困户、党员干部召开座谈会,慰问贫困户,听取精准扶贫工作、“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与村“两委”分析致贫原因、贫困现状,共商脱贫致富之策。指导“第一书记”从改变贫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促进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内动力等入手,科学谋划一户一策和整村脱贫方案。期间,全体党员干部把贫困户当做真正的亲戚,经常性到贫困户家中,与贫困户心贴心、手牵手拉家常,想出路。截至目前,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9条,发放价值5000元慰问物资。

QQ图片20170116170930.png

多措并举,上下联动。为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桥梁纽带作用,从政策、项目、资金、就业等方面加大扶贫力度,帮助联点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团市委党组要求第一书记加大上下沟通力度,坚持“两头跑”,上来就要带着政策、带着信息、带着服务下去,下去就要推动政策落实、推动生产发展、推动精准扶贫,结合当地人文、自然、环境因素,指导帮助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工艺品加工业、餐饮等项目。同时,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协调,积极争取“希望卫生室”、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沟渠涝池维修、荒山荒坡绿化等建设项目,想方设法解决联点村的现实困难,经协调,争取到卫生室建设资金15万,已完成建设。并自筹资金2万元,按照

“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团旗、有书本、有制度”的六有标准,为后窑村建设了团员青年活动室,配齐了会议、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和团支部制度牌,进一步优化了贫困地区基层团组织工作环境。借助工作力量,结合贫困户意愿,联系甘河工业园区企业解决务工岗位9个,为7户贫困户9人提供了就业机会。

     发挥优势资源,助力青少年发展。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大力开展服务青少年工作,前期,在摸清联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底数的基础上,以优化“贫困读书郎”成长环境为目标,通过协调省青基会资源、自筹等方式,向后窑村学生就读学校明德小学捐赠了价值4.6万元的文具书包、电脑、书架、书籍、办公椅、体育器材等物资,进一步改善了明德小学体育器材老化破旧、书架书籍破损、学习用品不足的现状,另自筹1.2万注入后窑村作为临时助学基金,对困难学生进行生活补助。同时,为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在各个阶段的入学,协调市教育局、西宁市世纪职业技术学校,为已辍学2年的贫困户孩子解决了入学问题,帮助他重返校园学习了烹饪技能。

经过前期的扶贫帮困,联点村贫困户生产、生活、青少年成长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村“两委”的号召力和凝聚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村内精准扶贫、环境卫生整治、民族团结、“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工作均在全乡前列。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整合资源,以“高度关注就业、极端重视扶智、聚力发展产业”为原则,立体施策,立志攻坚,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对后窑村进行具体有效的帮扶。